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空气变得干燥,许多人开始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
中医理论认为,肺脏喜润恶燥,秋季的干燥气候易损伤津液,因此在秋季,人们常会出现咳嗽、咽干、喉咙痒、流鼻涕、打喷嚏等肺燥症状。
如果您也遇到了肺燥的烦恼,不妨和我们一起尝试采用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提升肺部功能,缓解肺燥带来的不适症状。
穴位按摩缓解肺燥症状
▶ 天突穴
效果:
宣肺止咳、降逆止呕、化痰散结。
选穴:
天突穴位于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手法:
(1)用拇指指腹朝内下方向,力道从轻到重,从浅到深,循序渐进,以产生微微酸胀感为佳。
(2)每日按揉一次,一次2分钟。
▶ 肺俞穴
效果:
宣肺解表、清热理气。
选穴:
低头屈颈,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向下推3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为肺俞穴,左右各一。
手法:
(1)由于肺俞穴位于背部,操作时较难准确取穴,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对侧手掌或经络拍打棒来拍打整个肩胛冈内侧区域,覆盖肺俞穴所在位置即可。
*肩胛冈,即在肩胛骨背面的棒状隆起位置,位于肩部稍下方,走行角度稍倾斜,横跨在肩峰和内侧缘之间。
(2)两侧交替进行,各拍两个八拍,即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的节奏进行。
▶ 尺泽穴
效果:
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选穴:
抬手屈肘,肘窝横纹处可以摸到一根大筋,尺泽穴就在这根筋的外侧(即靠近大拇指一侧)的凹陷里,左右各一。
手法:
(1)手握空心拳,轻轻敲打肘窝尺泽穴。
(2)两侧交替进行,各拍两个八拍。
以上介绍的三个穴位按摩技巧,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一种。它的操作方法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行调理使用。
建议大家每天按摩一遍,对疏通肺经、消散结节、改善肺功能大有裨益。
秋季养肺好时节
中医特色疗法来助力
进入秋季,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人体的呼吸系统也变得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袭,这对于“喜润恶燥”的肺脏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因此,在这个季节里,肺是我们最需要调理和保养的部位。
上海好望角医院中医治未病专科门诊,秉承“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治疗理念,针对慢性肺病的症型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门诊综合运用穴位贴敷、中医定向透药、针刺疗法、中医灸法、耳穴压丸、红外线理疗等多种疗法,以达到调补肺气,助力恢复肺脏宣发肃降的功能。
适用人群:患有肺气虚、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喘、慢性咽炎、慢性鼻炎以及容易感冒的人群。
特色疗法项目介绍
(部分)
穴位贴敷
该疗法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应用中草药制成糊状或软膏、丸剂、饼剂,直接贴敷在穴位来治疗疾病,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无痛穴位疗法。
中医灸法
该疗法可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耳穴压丸
该疗法采用菜籽或药籽等物品贴于耳穴处或反应点,调节耳穴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以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镇静止痛、调节神经平衡的治疗目的。
红外线理疗
该疗法可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部位产生热效应,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组织新陈代谢、缓解慢性炎症。
中医治未病专科门诊安排
▶ 特邀会诊专家门诊:
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领域的专家亲临坐诊,遵循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理念,依据个体差异辨证施治,为体检后人群、失眠患者、需要减重管理的人群、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颈肩痛人群,以及其他疾病前期患者提供中药调理服务。
门诊时间:隔周周四下午(限号10人)
▶ 针灸特色疗法门诊:
特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传承人杨玲副研究员亲临坐诊。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限号5人)
▶ 普通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
门诊地点:上海好望角医院B栋一楼门诊
门诊咨询电话:021-51919102
注:由于每月特邀专家指导门诊、针灸特色疗法门诊时间可能存在变化,就诊前请务必先咨询、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