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e Care Collaboration
规范治疗 人文关怀 共同参与
021-5199 5999
转各院区

顺肝气,养阳气,惊蛰养生早知道

节气介绍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出走矣。”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古人称之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惊蛰时节,正值冬春交替、乍暖还寒、蛰虫惊醒之时,经过一个冬藏的积蓄后,万物生发,人与自然相通、相应,呈现复苏之势,此时我们应调整身心,“唤醒”气血,以免瘀久成病。


起居养生

晚睡早起,安神宁心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也会越发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此时节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①宜晚睡早起(但不晚于23点,不早于6点)。

②在睡前半小时应摒弃杂念,保持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③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饮食养生

春夏养阳,健康饮食


尽管惊蛰时节气温逐渐转暖,但余寒未清,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等。同时,由于此时节肝气正旺,易伤脾,故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味甘、性平之物,或熬制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以达到补益脾胃之功效。


情志养生

怡性养神,以利心身


惊蛰时节,人体阳气未满,使肝气旺盛、运行不畅,易动怒、抑郁,导致眩晕、中风等疾病发生。因此,我们要保持平和向上心态,可以尝试每日听听音乐,建议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


中医养生

健脾、利湿、化痰


中医认为,惊蛰这天“雷鸣蛰醒、万物复苏”,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变得活跃,最适合补充人体的阳气,此时养生重点应以“健脾、利湿、化痰” 为要。同时,春属木,对应人体的肝。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因此,除以上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外,您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药传统干预方法对身体状态进行调理,使我们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① 艾灸

选择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或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每次选择2-3个穴位,每次灸穴15-25分钟,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能忍受为度。


② 敲胆经

每天拍打大腿外侧(髂骨至膝盖的位置段),达到畅通肝经、疏调肝气的作用。手法为握空拳,从上往下敲打,每侧来回拍打5-15分钟为宜,也可两侧一起,一天1-3次。

注:敲胆经时不能从下往上敲;脾气暴躁时、怀孕期间、月经周期中、超过晚上9点也不建议敲。


③ 中药茶饮

以少许干姜、大枣、炙甘草煮水或泡水代茶饮可在惊蛰节气起到温胃散寒,健脾和中的功效。


正所谓“冷惊蛰,暖春分”,惊蛰时期,雨水渐多,春雷乍动,气温波动较大,要当心冷暖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


如您有其他中医及健康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院咨询。


600000399.png


快速就诊
服务套餐>
就诊指南>
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