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e Care Collaboration
规范治疗 人文关怀 共同参与
021-5199 5999
转各院区

吃不下、体重掉得快?肿瘤患者的5个营养急救方案

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都会遇到一个令人焦虑的问题:吃不下饭、体重快速下降。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削弱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甚至影响预后。


临床数据显示,20%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


如何打破这一营养困境?今天,我们结合临床实践,为大家系统梳理“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助您科学应对“吃不下、体重掉得快”的难题。


什么是五阶梯治疗?


“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是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正式颁布的一项针对营养不良问题的综合营养支持方法。


它以“满足能量、蛋白质、液体及微量营养素的目标需要量”为目标,分为五个阶段:

  • 全肠外营养(TPN)

  • 部分肠内、肠外营养(PEN+PPN)

  • 全肠内营养(TEN)

  • 饮食+口服营养补充(ONS)

  • 饮食+营养教育


1500000176.jpeg


在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模式中,其治疗层级自下而上逐步递进。当肿瘤患者处于当前治疗阶梯,且在3-5天内无法通过该阶梯满足60%的目标能量需求时,便应考虑升级至上一阶梯的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饮食+营养教育


▶ 适用人群

尚能正常进食,但有轻度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


▶ 核心策略

“饮食+营养教育”是营养干预最基础的手段,也是最经济实用的干预措施。


此阶段,临床营养师将对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严重程度、类型以及成因,并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如建议将每日三餐改为5-6餐,每餐量减少,选择高能量、高蛋白的“迷你餐”等。


此外,临床营养师还会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处理其他可能引发营养不良的非饮食因素,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轻度营养不良的患者,通过这一阶梯治疗方案,有望实现完全康复。


▶ 家属注意事项

记录患者每日饮食量,若连续3天摄入不足目标量的60%,需及时联系医生或临床营养师升级营养方案。


第二阶段:饮食+口服营养补充(ONS)


▶ 适用人群

可以正常饮食,但吃得比较少,如每餐饮食摄入量不足目标量的50%-75%,或体重持续下降的患者。


▶ 核心策略

当肿瘤患者受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因素困扰,每餐仅能进食稀饭、汤水这类食物,导致日常饮食远远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时,经医生与临床营养师进行全面评估后,会依据患者当下的营养状况,在常规食物摄入的基础上,为其给予合适的“口服营养补充(ONS)”,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营养粉剂)。


ONS具有体积小、营养密度高等优点,是填补日常饮食营养缺口的推荐选择,尤其适合外科手术患者以及恶液质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3+3”的补充模式,即患者在正常三餐之外,额外再加3次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摄入,建议每次摄入量在150-250ml。


研究表明,每日通过ONS补充400-600kcal能量,能够更有效地发挥ONS的作用,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


▶ 家属注意事项

根据医嘱,按时、按需补充ONS;在进行ONS时,建议将冲调温度控制在35-38℃,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补充,以有效避免对胃肠道刺激,防止腹泻。


第三阶段:全肠内营养(TEN)


▶ 适用人群

胃肠道功能良好,但因食管癌完全梗阻、吞咽障碍、严重胃瘫等问题无法经口进食,或通过饮食+ONS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的患者。


▶ 核心策略

全肠内营养(TEN)特指在完全没有进食条件下,特指在完全没有进食条件下,所有的营养素完全由肠内营养制剂(FSMP)提供。TEN的常用喂养途径有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在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及其用量、输注途径和方法。


▶ 家属注意事项

实施TEN时,应注意两个不耐受,即胃不耐受和肠不耐受,前者多与胃动力有关,后者多与使用方法不当有关。同时,还应注意实施TEN的输注速度、液体温度、液体浓度、耐受程度及坡度(即患者体位,30°-45°为佳)。


第四阶段:部分肠内、肠外营养(PEN+PPN)


▶ 适用人群

虽然使用肠内营养了,但是营养还是不太够,或胃肠道功能部分受损,只靠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患者。


▶ 核心策略

当全肠内营养补充不能满足患者的目标需要量,则需要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联合补充静脉输注营养液,如肿瘤患者因胃肠功能受损或化疗副作用导致消化困难时,此时补充肠外营养就十分重要。


此阶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之间并无固定的比例要求,临床营养师会根据患者的肠道耐受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若肠道耐受度高,肠外营养补充则少,反之则多。


▶ 家属注意事项

每周定期陪同患者评估营养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助力临床营养师及时调整肠内与肠外营养补充比例。


第五阶段:全肠外营养(TPN)


▶ 适用人群

胃肠道完全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肠瘘),或医嘱要求5-7天禁食的患者以及终末期患者。


▶ 核心策略

全肠外营养是一种强制性营养支持手段,即临床常见的“静脉吊水”,可以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以帮助我们维持正常代谢。


全肠外营养推荐以全合一(AIO)的方式输注,输注途径有外周静脉、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中心静脉导管(CVC)。


▶ 家属注意事项

TPN最好是现配现用,24h内输注完毕,患者或家属不得随意调整输注速度。此外,由于全肠外营养相关性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及胃肠道并发症3类,家属需要积极协助患者,做到勤观察、常护理,密切留意身体状况,防止出现感染、渗血等不良情况。


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与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通过“五阶梯治疗”,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从而更好地耐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肿瘤营养支持的相关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我们的医生。

快速就诊
服务套餐>
就诊指南>
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