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会遵循五阶梯治疗模式给予患者营养干预,即:
①全肠外营养
②部分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
③全肠内营养
④饮食+口服营养补充
⑤饮食+营养教育
那么你知道“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究竟是什么吗?
什么是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指经胃肠道将特殊制备的营养物质输入患者体内,从而获取所需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除了管饲外,经口补充也属于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
什么是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指患者依靠静脉途径获得机体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外营养包括中心静脉营养和外周静脉营养。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类:
一是可以正常经口摄食,但单靠吃饭不能满足身体高营养需求的患者,如肿瘤放化疗期间,消耗增加,此时可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口服一些营养密度较高的制剂进行营养补充;
二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经口摄食,但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如口腔疾病、咽喉炎症或食道肿瘤术后患者,可避开损伤部位,通过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等进行营养支持;
三是胃肠道功能有一定损伤,但并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如胃肠癌患者或者进行了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等,与第二种类似,仍旧可避开损伤部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适用人群
肠外营养适用人群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与自身胃肠道消化功能相关,如幽门梗阻、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存在胃肠道消化吸收障碍,基本不能使用胃肠道来进行消化吸收的患者;或是如慢性感染、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长期腹泻等,胃肠道仍保留一定功能,但单纯通过胃肠道的营养支持不能满足需要或胃肠道需要暂时休息的患者;
二是处于高代谢状态严重应激状态的危重患者,如烧伤、创伤和严重感染、急性肾衰竭、严重肝硬化等。
营养支持治疗对每位癌症患者和家属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当肿瘤患者出现摄食量下降,不能维持正常营养需求及健康体重时,请及时寻求营养师或医生的帮助,在专业的饮食指导下,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增强自身对抗癌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