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文感悟,品医学禅心。近日,健恒医疗静安院区(上海好望角医院)举办“医学人文三人行”健康大讲堂活动。健恒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章滨云、佛光山苏州嘉应会馆美术馆执行长有勤法师、素声文化创始人王云女士三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与病为友,医学禅心”坐而论道,在分享和交流中为与会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常言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四件大事。疾病是人生中难以回避的、具有独特性的人生体验,亦是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需要作答的一道难题。人一旦生了病,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又期望被如何对待?带着这样的问题,三位嘉宾分别从禅学、艺术学与医学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病为友
有勤法师用自己生病的经历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温情至暖的故事。
多年前,有勤法师曾生过一场大病。那时她刚出家不久,身边的人都说这场病是她的“业障”,说的人多了,连有勤法师自己也认为如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她自感迷茫。但有一天,有勤法师的师父星云大师宽慰她说,将疾病视为洪水猛兽,收获的只能是痛苦;不妨学着“与病为友”,将疾病视作修行的机遇,在磨难中增进修行、磨炼自心。正所谓境由心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与病为友,正是星云大师为身处病痛中的有勤法师开出的一剂良方。
艺术和疾病
可能在许多人的眼中,艺术和疾病是两个很难被同时提及的词。疾病令人恐惧,但艺术却可以共情和传递情绪,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立命,激荡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宁静与心灵慰藉。王云女士聚焦东方禅意美学和艺术实践,思考并回应了“艺术和疾病是什么关系”这一课题。
她认为,艺术无法直接治愈疾病,但艺术可以疗愈患者的心灵。就像疾病中的人们并不都是虚无的、暗淡的、形如槁木的,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美的向往、对艺术的憧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组成了人性的另一面。疾病可以折磨身体,但匮乏不了他们的精神。
医者初心
在提问环节,有勤法师有感于上海好望角医院与众不同的环境和发展前景,询问好望角医院创办的初心是什么?
章总对此给予了作答:
“从社会责任上来看,医院承载着拯救生命、守护健康的重任,是患者与疾病之间最后的屏障。每位患者来医院看病,都是抱着希望而来。作为医疗事业的从业者,我们背负着患者的信任与期盼,应以“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竭尽全力为患者去除病痛。从需求角度讲,患者也需要有这样一家医院,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同质化规范治疗,更关注患者的全人感受,将人文关怀渗透至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温暖。”
面对疾病,万千禅心。与病为友,是有勤法师的禅心;艺术疗愈,是王云女士的禅心;医者仁心,是章滨云董事长的禅心。
医者初心也是好望角医院的禅心,其核心是“仁德、仁义、仁心、仁术”,以医者仁德之风济世利民,以医者仁义之行扶危济困,以医者仁爱之心甘于奉献,以医者仁术之能救死扶伤,在“病而平等”和“治而平等”中,维护生命的至高无上,追求治疗的至善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