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的好医生一定要让大家也知道……”提起在好望角医院求医的经历,一位74岁的阿婆依旧满心感激。
疫情之下,阿婆的“危”与“急”
这位阿婆于2018年发现患有乳腺癌,经医生建议进行了手术治疗,之后规律进行化疗。
本以为一场风波就此过去,谁知最近却突发腹胀不适,体重下降等症状。
就在阿婆和家属准备赴院就诊时,疫情的影响让她不得不被迫在家耽搁了半个多月。待5月14日来到我院时,她的病情已发展至长期进食困难,四肢乏力,只能用平车推入院,根本无法行走……
张晓林医生为阿婆检查
仁心施妙手,患者赞誉赠锦旗
上海好望角医院B2肿瘤内科病区张晓林医师在患者收治入院以后,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既往诊疗经过进行了解,为患者完善相关血液及影像学检查。
经过一系列诊疗工作,确定最近半个多月出现吃不下饭、四肢乏力、无法行走等症状,是由于肿瘤腹盆腔转移引起的大量腹腔积液导致的,遂给予腹腔置管、积液引流以及对症支持,成功将阿婆体内腹水排空。同时,肿瘤内科病区杨常建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及查看患者后,遵循CSCO肿瘤指南,待患者一般状态好转后制定了单药化疗方案。
经过20多天的治疗,阿婆顺利出院。在出院后,她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送来我院,感谢这段日子张晓林医生的治疗和照顾,言语中充满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对话张晓林:
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他是这样蜕变的
问:选择成为医生的缘由和初衷是什么?
答:都说“家人”和“疾病”是所有人的软肋,其实这也是我选择走上医生这条路的初心:治病救人,了却遗憾。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6岁的时候,妈妈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去世。当时的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好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正是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问:到目前为止,您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遇到过问题或者挑战吗?又是怎么解决的?
答:我从学校毕业后就在县里的医院工作,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对临床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但现实却给了我一棒子,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如履薄冰”,业务不熟练,病种不熟悉,每天临床工作都像打仗一样。但在那里我也接触到很多晚期肿瘤病人,走入了他们的人生和故事,也坚定了我继续梦想的决心。
也是在去年七月,我只身来到上海,加入了上海好望角医院。我记得刚进医院的时候,正好赶上医院定期开展的临床教学培训。为了让我们不断加强临床专业知识学习,集团领导特意邀请了中山医院专家团队来给我们上课。我当时就想“可真是来对了!”那五天的集中学习,专家轮流现场授课答疑,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正所谓,“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我觉得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在临床工作之余,时任医教部副主任郑玥琪博士会带领我们每周开展科室内部文献解读和分享会。每个人既是虚心求教的学生,也是分享知识的师者,大家互相学习印证,共同成长。杨常建主任负责临床指导,在每次院内MDT多学科诊疗中,他利用丰富的临床经验言传身教,指导我们这些年轻医生为患者分析病情,鉴别诊断,让每个人从毫无头绪的新手,变成了有经验的老手。
问:在您行医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
答:我在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时曾分管一个9岁白血病小姑娘。每次化疗她都乖乖配合,不吵不闹,还会给自己加油鼓劲。因为化疗药的副作用,孩子体内的白细胞严重低下,还伴有严重的口腔溃疡。每到吃饭的时候,小姑娘就一边坚持吃饭,一边痛得流眼泪,特别让人心疼。
我为她做过三次腰穿,每次她都特懂事地说:“你扎吧,医生哥哥,我不怕痛。”但每次做腰穿的时候,她的眼泪都止不住。孩子的妈妈也站在角落流眼泪,她不敢在女儿面前哭。万幸的是,治疗效果很好,小姑娘后来治愈了。
这件事对我触动真的很大。生命可贵,患者的求生欲望,家属的不舍与牵挂,我们身为医者的责任,三种不同的角色身份,因为一条鲜活的生命聚在一起,爆发出死神也要退避的力量。我就想,对于一些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时候真的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争取好的结果。
问:您心目中的好医生是什么样的?
答:好医生要求太高了,我觉得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非要给出个标准……我觉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成为一名好医生要求是很高的。首先,专业要够强,要拥有强大的心理和专业的技能,能够和患者一起与疾病博弈,挽救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其次,能够懂得关心患者,特别是肿瘤病人,他们的身心都在与病魔抗争,好的医生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身体的痛苦,延长其生存时间,也要学会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第三,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成为患者与家属的纽带,帮助患者克服依赖感,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到诊疗工作中。
问:为什么会选择好望角医院?
答:在好望角医院有一个“3C”的医疗理念,即Cure(规范治疗)、Care(人文关怀)、Collaboration(共同参与)。我很喜欢这个理念,做临床肿瘤医师的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肿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是多么需要关爱与支持。
而在好望角医院,它并不是以单一视角来看医患关系,反而从肿瘤患者的角度、家属的角度和医者的角度出发,打通三者之间的隔阂,让大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让患者感受到一种新的医疗服务体验。我觉得在这里工作、学习和成长,会有一种力量和精神在支撑着我们,驱动我们将临床肿瘤诊疗服务做到更好。